老厂冷能改造实例:从“高温煎熬”到“清凉高效”的精准节能股票配资排名
物联网精准节能改造
某金属加工老厂的冷能改造相关数据颇具说服力。
在该厂车间之中,原本配备有8台高精密机床,然而每到夏季,受高温影响,这些机床每个月都会出现3至5次的停机情况。车间风冷系统,每月所产生的电费就高达1.8万元,且温度依旧能达到36℃。
在后来改用了塔能科技的液冷CDU方案之后:
- 工期:5天完成安装,机床没停过一台,零停产损失;
展开剩余77%- 控温方面:机床的核心部件温度出现了明显下降,由原本的36℃降低至22℃,与此同时,其停机次数也成功降为了0。
节能方面:制冷能耗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情况,原本其能耗为每月1.8万元,经过相关举措或调整之后,现已降低至每月0.86万元。如此一来,按一年来计算的话,能够节省足足11.28万元之多。
附加价值体现:车间里原本的噪音高达80分贝,经过相关举措的实施之后,其噪音程度大幅下降,现已降至65分贝。与此同时,工人对于噪音问题的投诉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,如今已然降为零的状态。
改造的要点在于CDU所具备的“物联网精准节能”这一逻辑机制:
其借助数据建模的方式对设备负荷波动状况予以预先判断,进而提前对供冷策略做出相应调整。
可移动箱体能够与老厂那种复杂的布局相适配,当后期面临生产线调整的情况时,CDU可直接通过吊装的方式进行移位操作,如此一来便不会出现资产闲置的状况。
再者,其模块化的设计还能够节省足足三分之一的安装空间,原本被风扇堆满的角落如今能够用来摆放物料了,并且生产效率也实现了百分之十的提升。
冷能改造方案特点
配备智能控制系统,像造汽车一样造机电工程。
01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,借助AI算法及主动逐时寻优,使得整体系统始终保持最优运行状态,综合节能率达20%以上。
02三维仿真设计 通过三维仿真设计,灵活适应特定的安装空间要求,节省15%的材料损耗;省去土建成本,初投资综合成本节约20%;实现整体最优布局,节约1/3以上机房面积。
03机电工程产品化/模块化 智慧能源站是将冷热源设备以及泵、阀、电气、控制、水处理等设备和部件高度集成在箱体内,形成一个整体、可移动的高效率机房。 实现传统暖通机电工程的智能制造,根据项目特征在工厂实现整装产品化或模块化、构件化。
04低碳、环保、可移动 优化系统实现节能低碳,绿色运维;设备采用模块运输、现场安装,后续根据需要可拆卸移动。
不止于“降温”:液冷CDU是老厂低碳转型的“加速器”
在“绿色工厂”认证以及碳减排相关政策的施行背景之下,液冷CDU所具备的低碳价值正变得越发显著起来。就传统风冷方式而言,其PUE(能源使用效率)能够达到1.8之高,然而液冷CDU系统的PUE却能够降低至大概1.1的水平。
这也就表明了,每当产生1度的有效制冷量的时候,采用液冷方式相较于风冷方式而言,其耗电量要少0.7度电。有那么一家化工老厂,通过对液冷CDU进行改造之后,不但十分顺利地通过了绿色工厂的认证,而且还因为其碳排放得以降低,进而获得了碳交易方面的收益,最终达成了“节能”与“增收”这双重价值的实现。
对于那些正被困在“设备高温故障”以及“改造停产损失”两难困境之中的老厂而言,液冷CDU设备绝非是可有可无的“奢侈品”,恰恰相反,它已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“必需品”。
该设备借助“液体直冷”的方式来有效处理散热效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,通过“安全隔离”手段为设备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,凭借“模块化预制”的方法达到缩短改造工期的目的,并且利用“物联网精准节能”进一步降低长期成本。
结语:液冷CDU促使老厂冷能改造
就如同塔能科技所秉持践行的“用软件定义硬件股票配资排名,让物联运维更简捷更节能”这一理念所展现的那样,液冷CDU正促使老厂的冷能改造,从过去那种“被迫升级”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变成能够实现“提质增效”的主动抉择状态。
发布于:云南省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